冯传点点头,道:“正该如此,书院毕竟是书院。要是都收外头的学生,使得寒门学子不得进门,反而失了办学初衷。” 老人家倒是神抖擞,同曹颙说完,一刻也待不得,出门寻莲花书院的徐山长商量去了…… 第1122章 朱侯(上) 处理完衙门里的差事,又歇了两,曹颙缓过气神,便想出总督府去转转。 因临近新年,城里有好几处大集,听说很是热闹,曹颙便对子说过,想要逛街之事。 虽说曹家这边过年的只有一家三口,但还有幕僚书吏,下人奴仆,上上下下留在府中过年的也有两百多人,初瑜要料理的事情也不少,正不开身。加上如今是在清苑城,旗人不多,除非她换装,否则旗装出行,人前也太显眼了些。 加上直隶之地,她这个总督夫人抛头面,让人认出来,也容易招惹口舌是非。 曹颙想想也是,左右在直隶要待两年,往后总有机会带她出行。 曹颙便使人去请了宋厚与蒋坚,几个人微服出行。 宋厚只当曹颙去了解地方民生,还慨半。曹颙倒是有些不好意思,其实他还真没有那么忧国忧民,只是想出去散散心而已。 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 两辈子加起来,他都没有到过清苑,自然是带了几分好奇。 蒋坚则是更重视曹颙的安全,安排了好几拨随从护卫,以策万全,才出了总督府。 曹颙身上半新不旧的蓝面厚绒棉衣,脚下是青缎面靴子,头上带着黑呢瓜皮帽。这出打扮,就是寻常富户人家男子的装扮。 蒋坚与宋厚也都是不喜招摇的子,穿得也都很素净。 除了几个牵马小厮,近身跟随,其他随从护卫,都前后散开。 清苑城省、府、县同城为治,城里衙门套衙门,吃皇粮的人口甚多,这也使得清苑集一省财力,远比其他府县富裕。即便比不上京城繁华,也是一片太平景象。 总督府在城北,因这附近有督标、有绿营兵驻扎,所以百姓较少,比较肃静。 最繁华的地方在城东,那边有保定府衙与清苑县衙,还有几条买卖街。曹颙一行要去的地方,就是城东。 过了两条街,路上行人渐多,赶车的,骑马的都有。 曹颙这几个,就混在路人中,看着与其他人并无什么不同。 道路两侧,已经有铺面商行,有伶俐的小伙计站在门口招呼客人,好不热闹。 再看街上置办年货的百姓,脸上也多是喜庆之。 又转了一条街,就到了廉颇祠街,这里就是东城最繁华之地。 骑马已经不便,曹颙几人便下马步行。 看着廉颇祠前人头涌动,曹颙笑着对宋厚道:“用不用陪先生去上柱香?” 这里除了将士祈求平安外,还常有老者在这里祈寿。 宋厚摆摆手道:“谢东家盛情,还是免了,学生这身子骨可不挤,改送些银子过来,尽份心思就好……” 蒋坚的注意力,则是放在寻找米铺。 他只当曹颙是关注地方民生,这自然是百姓的吃食住行看起。 现下,他看到一个挂了米幌的铺子,招呼着曹颙与宋厚向前。 三间的门脸,两侧都是矩形立斗,里面放着各种米面杂粮。 正对着大门是柜台,柜台后有个老掌柜,正扒拉着算盘。柜台外,有两个活计,招呼着几个买米的客人。 见曹颙一行进来,那掌柜的抬起头来,刚想要叫伙计招呼,打量了众人一眼,却是自己从柜台后出来,恭敬道:“几位客人要买什么米?小店新到了江南碧粳,做饭最是香甜。知府老爷家,知县老爷家,都从小店买过米。” 碧粳是大米里的上品,曹家在京城也吃的这个米。 众人跟着老掌柜到西边一个立斗前看了看,却是没有言语,只挨排将这立斗都看了,大米、小米、糜子、高粱、各种豆子都齐全,就是不见苞谷。 曹颙没有开口,说话的是蒋坚:“老掌柜,什么粮食最便宜?听说直隶早有百姓种苞谷,怎么不见这店里有?” 他一口山西话,垮得不行。 老掌柜听了,却是一哆嗦,神情越发恭敬,躬身道:“回这位老爷的话,苞谷是物,就算外头百姓有种的,也多是为了六、七月卖青,老子后,也多是自家嚼用了,很少往外卖。” 曹颙与宋厚对视一眼,都觉得这掌柜的殷勤的有些过了。 蒋坚也看出这点,却是不动声,接着道:“那店里最便宜的粮食是哪个?总不能买粮的都是富贵人家。” 听了这话,老掌柜的身子越发弯了,额头已经渗出汗来,引着众人走到西边,带着颤音道:“最便宜的米……最便宜的米在这头,是陈年的高粱……” 曹颙跟过去一看,说是陈年高粱,实际上米糠占了一半,这在旁边,便是泛白的小米。曹颙抓起一把,放在鼻子闻了闻。 他在京城时,曾去过通州仓,对于仓米印象深刻。 仓储的稻米尚好,仓储的谷子极易发霉。这小米虽然没有米香,看着是劣米,却没有米仓的那种霉味。 两个小伙计送走了客人,见这一行人奇怪,也都跟了过来。 蒋坚见曹颙看得差不多了,直了直身板,对那掌柜的道:“不打扰掌柜的做买卖了,我们再去旁出看看。”boWUCHInA.coM |